为深入贯彻落实院党委“党建赋能 农科先锋”党建品牌创建要求,科技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业科技创新,紧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,以科技力量精准赋能川东北水稻产业提质增效。
筑牢先锋阵地,勇当科技创新“领头雁”。始终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,鼓励并支持党员科技骨干在水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打头阵、当先锋。面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,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,高效聚合优良性状,选育绿色抗逆优质高效突破性水稻新材料和新品种。聚焦生产实际需求,重点开展以叠盘暗化催芽集中育秧,全程机械化、稻田综合种养等为代表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。党员科技骨干以实际行动践行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庄严承诺,让党徽在攻坚克难中熠熠生辉。
深化科技服务,搭建惠农兴产“连心桥”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将服务“三农”的初心使命深深镌刻在田间地头,将其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试金石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单产提升行动,持续开展“技术到田”活动,组织党员科技骨干深入南充市高坪区、达州市大竹县等川东北20余个区县,开展水稻轻简高效技术示范和超高产攻关现场指导;在南充市营山县等5个示范县及辐射县蓬安县,建立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方13个。组织开展各类水稻专项技术培训10余场次,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新型经营主体超400人次,有效提升川东北水稻种植管理的整体水平。
重视合作交流,凝聚协同创新“强合力”。秉持开放共享、合作共赢的理念,以党建为桥梁纽带,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。主动加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、四川农业大学等国内农业科研院校的联系与合作,邀请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专家组组长程式华研究员、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徐富贤研究员、杨亚军研究员等专家来南充考察指导,共同研讨水稻绿色防控和高产栽培技术,借智借力提升水稻科研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应用水平,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、良性互动的协同创新生态,为川东北水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