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院党委“党建赋能 农科先锋”党建品牌创建要求,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,2025年8月以来,市农业科学院科技第一党支部持续深化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,始终坚持走好第一方阵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业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,为我院加快建成“西部一流、全国知名”地市级强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政治铸魂,把稳思想“方向盘”。坚持将“政治功能强”作为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的根本,教育引导党员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一是严抓理论武装。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支部“第一议题”,推动党员学深悟透、真信笃行。二是严肃组织生活。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,结合水稻和油菜攻关、甘薯示范等工作开展党性教育,让党员在田间地头悟初心、强担当。三是严明政治纪律。坚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基本准则,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学习,引导党员把遵规守纪铭刻在心、践之于行。
头雁领航,激活支部“强引擎”。坚持将“领导班子强”作为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的关键,锻造担当实干支委班子,发挥“头雁”引领作用。一是建“强”支委班子。重视支委班子自身建设,创新“党建+现场考察+专题研讨+技术培训”工作法,打造“首席大讲堂”“田间研讨会”等特色平台,锤炼支委班子谋发展、解难题能力。二是压实管党责任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织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网,形成“支部书记主业主责、支部委员履职尽责、全体党员共同参与”的工作格局。三是凝聚思想合力。班子成员率先垂范,引领党员联学互动、沟通交流,通过集中学习和党建活动增进了解、增强交流,提升支部凝聚力、战斗力。
岗位练兵,锻造农科“先锋队”。坚持将“党员队伍强”作为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的基础,对标“四好”党员标准,在岗位练兵中锻造优质农科“先锋队”。一是投身水稻单产提升行动。赴营山县骆市镇、东升镇攻克新品种筛选、超高产攻关等技术难题,向6区县60余名农技人员、种粮大户系统输出水稻核心技术。二是打造“两薯轮作”示范片。在宜宾市兴文县打造“两薯轮作示范片”,经测产,甘薯平均亩产达2346.17公斤,商品薯率96.75%,亩效益6809.76元。三是举办花生新品种观摩会。在嘉陵区李渡镇组织召开四川省花生新品种展示评价现场观摩会,为筛选符合市场需求、种植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奠定坚实基础。
双融双促,激活转化“新动能”。坚持将“作用发挥强”作为“四强”党支部建设的落脚点,推进党建科研深度融合,切实把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产业、惠及群众的新动能。一是深化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。组织党员科研骨干下沉兴文县、营山县等产业一线,在甘薯、油菜等产业交流会上提供精准技术解决方案。二是夯实农业科技服务。搭建“科研单位+种业企业+种植业主”交流平台,通过现场观摩、技术培训等方式,打通科技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三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积极投身“天府粮仓・百县千片”建设,在川东北8个示范县推广应用科技成果,助力水稻、油菜单产稳步提升,甘薯、花生产业提质增效。 |